【MEM课程侧记】一堂风采绝伦的专业英语讨论课

作者:华理2015级MEM  罗映晖

 

2016年4月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英语讨论课正在华东理工大学2015级工程管理硕士热烈而紧张的进行着。为了这次生动活泼的课程训练,应任课老师彭泽余(Mr. Jerry Peng)的请求,教学管理陈静老师煞费苦心,调集八方资源,终于在十分有限的教学空间中挤出了6间教室,供6个组的同学们预先的独立讨论。2015MEM共33位学员,其中6位女生,老师按每位女生各领导一组的原则,让男同学抓阄而自然分成6组。这样既平衡地展现了女性更高的语言天赋,又同时促进了各组内部的和谐分工,不失为分组管理的一大法宝。班长周翔不辞劳苦,服务同学,拿来硕大的制图纸张,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己一刀一刀地裁出10份A0号的解答版书纸张,分给每个小组。此时,万事具备,只等开课。

彭老师给大家讲述了案例讨论的规则:用近2个小时的时间,先是每组内部针对案例及所给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A0号答题纸上。要求小组内部讨论过程中必须全程使用英文,老师会到每个教室进行巡视,记录和打分。然后所有小组回到上课教室,每组派出一位主持人向全班引见本组案例讨论的发言人,要求主持人介绍本组推选此发言人的原因。然后由发言人代表小组进行陈述,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发言人应将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清晰而完整的解答,最后做出小组的结论综述,坐在下面的同学可以提问,观点不一也可当场辩论。老师根据每组的表现当场计分并做最后的总结。

听完规则,同学们各自奔赴自己的教室,开始小组内部讨论。笔者所在的小组有五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行业,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依次对案例进行陈述,对其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然后相互讨论,最终整合成较为统一的小组意见,由组内一位同学执笔,写在大大的A0纸上。彭老师认真地巡视每个教室,倾听大家的发言,并作出提示和指导;每个小组同学竞相发言,认真的探讨和辩论,思维宽广,气氛热烈!

写到这里,有必要把这个案例向读者做个简单的说明,案例的标题是“Case study,Can One Business Unit Have Two Revenue Models?”即在公司同一个业务单元内能否存在两种盈利模式?案例讲述了谢尔制药集团收购了两家都是做基因诊断服务的公司,两家公司提供相近的产品和相似的服务,但有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客户。收购后的两家公司组建合并为谢尔制药的一个业务单元,但其盈利模式一直未得到整合,依然各行其事,按照自己固有的方式继续运作。业务单元的领导苦于这种并行的模式,一直想将其统一,但两个分部的主管却一致反对。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决策,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个问题由同学们自行思考,自由发挥。

下午3点20分,分组讨论结束,各组同学悉数回到教室,精彩的总结呈词拉开帷幕。首先由第2组上场,组里同学都走上讲台,将答题的A0纸粘贴在黑板上。贴好后,潘申同学站在讲台上,手拿卷筒冰淇淋做麦克风,向大家引见第2小组的发言人康诗韵同学。康诗韵同学来自上汽集团,有着良好的英文功底,对这个案例有其独特的,创造性的观点和看法,所以第2组同学一致推选他作为本小组的发言人,代表小组向老师和全班同学做解答陈述。康诗韵同学身材魁梧,气势磅礴,阔步走上讲台,拿起记号笔,从容不迫的开始陈述,他首先把案例提及的谢尔制药公司及两个被收购的公司做了大体的介绍,然后详细的阐述和分析两种业务模式各自的特点,历史变迁和现在所面临的,来自业务单元领导催促整合的现实情况。最后得出小组的结论:For the SP Company's division need a ALL IN ONE new Revenue Model(谢尔公司这个基因诊断的业务单元需要一个整合的,一体的盈利模式)。他接着阐述其理由如下:Because after the 2000s to face the fuzzy market, both S TEAM and T TEAM need to take the original advantage and also have the flexible way to fit the new customer with their strong High TECH team.(2000年以后,由于专利保护到期,市场变得模糊,原来的两个业务组织需要保持原有的优势,并且要依靠其强有力的高科技队伍,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去满足客户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实现其提出的主张,康诗韵同学又列出三点关于整合后一体化运作的方式,分别从现有业务的保留与延续,创新服务求得更多盈利以及对现有组织架构的调整方面做出了具体的部署。

康诗韵同学英文相当流利,发音标准,台风自然,肢体语言丰富得体,并且一直面带微笑,温文尔雅又不失成竹在胸。同学们都屏声静气,仔细聆听他的演讲,对其提出的观点,从疑惑到解惑,从解惑到信服,从信服到折服。他的演讲,显示出一个现代工程管理者强大的国际沟通能力和不容置疑的说服能力。演讲结束,台下掌声雷鸣,组员为其振奋,全班为之骄傲!

作为案例讨论,同学们同时表现出了良好的互动和探索的热情,当康诗韵陈述结束时,孟祥端同学和蒋臻同学马上举手问他为什么对合并后的组织和人事做出这样的调整。康诗韵回答道这是根据案例中描述的人物工作和经验的背景做出的合情合理的安排,并且非常谦虚的指出,如想更好的了解这种组织人事安排背后所蕴含的更深道理和逻辑,希望下来能和提出问题的同学再进行更加深入的面对面的交流。由于时间关系,彭老师对这样的回答表示赞赏,同时敦促第1组同学做好准备,马上上台陈述。

第1组孟旭同学走上讲台,为大家介绍其小组的发言人孟祥端同学。孟祥端同学就职于某大型国有银行总行国际部,主要负责金融政策与法务风险的研究与管控,她走上讲台,马上展现出人如其名的气质:祥和端庄,落落大方。他们小组书写的答题纸,一下就让人耳目一新,采用了流程框图的形式,结构紧凑,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只见她双手轻放在讲台的桌面,气闲若定,娓娓道来。她不愧为2015MEM优选面试的第一名,英文发音十分标准,长句短语用词精准恰当。叙述案例的逻辑关系时,分层罗列,并行不悖,总结得出的结论时,依据程式,行云流水,顺理成章。她的演讲,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专业与职业,显得那么的严谨与环环相扣的自然天成。她的演讲,让在座的所有同学感受到一个工程管理者应该具有的职业精神——严谨专业。无论是建筑工程、机械工程、信息工程还是金融工程,工程管理者在对待业务与项目上,都应该有必不可少的严谨,细致与专注,否则就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鍚堝悓01.jpg

接下来第3组的朱斯浩同学介绍本组的罗映晖同学,罗映晖曾在多家企业就职,丰富的岗位与工作经历使得他很擅长举企业和工作的实例来论证他的结论。且实例增加了演讲的趣味性和体验性,从某种程度上能激发起听众的共鸣和参与讨论的欲望。

第3组之后换上第4组,俞金鑫同学隆重的推出本组发言人班长周翔。周翔长期就职于大型美资化工工程企业,且身居企业中国区的高层,他对案例的解析,从一个宏观和高屋建瓴的角度把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分析得头头是道。

第5组的钟翠花同学应该是最负责的组长,他们的讨论稿写了整整的两张A0纸,她动情的说到在小组讨论刚开始时,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但是在2个小时的小组讨论结束时,大家都达成了共识,形成了小组统一的意见,看来道理真的是越辩越明的。同样来自美资机械制造企业的王海同学作为小组的发言人,对两大篇幅的分析报表做出了细致而深刻的阐述。

最后一组即第6组有两位同学作为发言人,蒋臻同学做案例分析,杨凯同学做结论陈述。这里要特别表扬一下蒋臻同学,在课前费心费力为全班同学整理本案例分析的资料,提供各个专家的意见供大家参考,更为可贵的是,他一个个的理出那些较为复杂生僻的单词,一个个的翻译出来以便于同学们更好的读懂案例。蒋臻同学的演讲透露出很强的学院派风范,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像一位学识渊博,经历资深的教授,他的台风,给同学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鍚堝悓02.jpg

一般说来,学生都是盼着早下课的,但这堂课,下课的铃声响过20分钟后,同学们依然意犹未尽。最后,彭老师不得不站回讲台,简短的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和亮点做出点评。他说,同学们认真学习的精神,热烈讨论的氛围也深深的感染了他,希望通过这堂词汇丰富,内容详实,思维严密,贴近企业运作实践的专业英语课,让大家有所得,有所思,有更大的提高——无论从语言能力还是思维能力上。作为参与这堂生动教学课的MEM学生,我们也身同感受,为获得世界的资源勤学外语,为提高工程管理的实践能力学会分析,比较和总结,为长存的友谊和共同的发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一起开拓中国工程管理专业广阔强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