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MEM新生统考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仲慧忞:努力不会被辜负,付出终会有回报!

Hello~各位同学,我是仲慧忞,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备考华理中德双学位MEM的经验,希望给2023考研的你一些参考和借鉴!

图片

个人简介

坐标上海,华理化学本科,学酥一枚

外企工作7年,研发部门普通劳动人民

考研契机

1. 身边海归硕博环绕。自己必须努力,才能追赶上他们。

2. 对于技术领域的深耕并无太多兴趣,希望在管理实践领域探索潜能。

为什么选择华理中德MEM?

华理的课程设置,除了涵盖科学的理论知识外,更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合作办学的柏林工业大学,不仅注重前沿科技及其实际应用,还将辐射面扩展到经济和管理,填补了理工科学生相对的“认识盲区”。两所院校强强联手,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从实践中掌握技术和管理的重要性。

同样的学习时间,却能收到两所知名高校的传道授业解惑,何乐而不为?

备考之路

对于像我一样的普通职场人而言,繁忙工作之余想要提升成绩、成功上岸的方法只有一个:刷题!

(以下分享适用于我个人,具体需因人而异,切不可盲目照搬!)

我是从2021年7月开始备考的。9月进入了重难点突破阶段,11月中开始冲刺。在职考研,我确保自己每天下班后,抽出2-3个小时的时间,加上周末每天8小时的有效学习时间。

数学+逻辑篇

1.   “扫盲”

7月和8月:选对合适的教辅书,最好是那种题目量适中而且配有详细解析的(太多做不完,太少没效果)。遇到错题及时归纳整理,后期对症下药。

2.  “收网”

9月:根据“扫盲”阶段遇到的问题,展开针对性复习。可以结合网课或者是一些App上的免费资源分享。

10月:充分利用国庆假期的时间,开始近5-8年数学+逻辑真题卷的模拟。这个月可以不用计时,只要有空就把真题卷拿出来做一下,但每门学科务必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不可拆分(保证思维的连贯性)。完成后,及时查看解析,搞清解题思路。

3.  “战备”

11月:对近6-7年的真题卷,掐表做题,尽快适应考场上的高强度、快节奏。对于难题怪题,学会“断舍离”。

12月:做2-3套模拟试卷,保持手感。调整好生物钟。自信上阵!

写作篇

这个我没什么发言权,毕竟自己花的时间不多。只有一句:多积累、多思考、多动笔。

英语篇

把近12年的真题做一遍(比较有参考意义,题型和难度与实战类似)。截止开考前,保持每周1-2套的频率,不要让英语离开你太久。

 

最后,借用鲁迅的一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在职备考压力不小,除了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常有让人应接不暇的事发生。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有该断则断的决心,我相信,努力不会被辜负,付出终会有回报!

期待2023,在华理,和你见面~

图片
图片